close

彌羅港文史協會『文化列車』的緣起

 

 

彌羅港文史協會創會理事長 張哲男

 

 十月的季節,是高雄縣海洋系列文化活動的開始。由於本鄉早期盛產虱目魚,因此;就以虱目魚文化活動命名…..「虱想起」。聽起來詩情畫意,辦起活動也都熱熱鬧鬧;惟每一年總離不開陣頭表演、放生魚苗、兒童寫生、攤販、虱目魚大餐……等。兩天期間人潮洶湧、摩肩擦踵,好不熱鬧;可惜結束之後,總是留下一些垃圾和工作人員疲憊的身影,一年復一年。

 

去年(2002/10/06彌羅港文史協會成立,未及一週(10/12),立即加入陣容,舉辦「古農漁具及文化資料展覽」,卻也能引起對文化歷史有興趣的鄉民及遊客的共鳴,並給予讚賞。為此,本年(2003虱目魚文化系列活動籌備會議即啟發本人規劃「文化列車」活動的構想,祈望能將本鄉的傳統產業:皮影戲、虱目魚丸、斗笠等,透過行銷的技巧,將每一種產品的活動,巧思一個令人記憶深刻的活動名稱,同時注入新生命。藉助本次活動,讓鄉親及各地之遊客,深一層了解本鄉之產業文化,並藉此活動,提升本鄉產業的價值。另外,本鄉彌壽宮定於十月二十六日舉行“五朝祈安清醮”也規劃一站「廟宇藝術之美」,讓更多的遊客欣賞,並作為建醮前的暖身,吸引香客。

 

茲將歷經一夜未眠靜思靈感所完成「文化列車」五個據點之命名及主題,分別簡述如下:

1.單手擠壓下的大珍珠

地點:濱海遊樂區-虱目魚丸的DIY

虱目魚又名國姓魚、麻虱目魚、台灣家魚、產於雲林、嘉義以南,台南、高雄、屏東等沿海漁塭,其中彌陀沿岸漁塭土質及水質最適合,所生產之虱目魚堪稱肥美、細緻,肉質鮮美,製成之魚丸更具有特色,香、Q、脆、甜,只要嚐過一次,必將回味無窮。

2.雙手撥弄古今的故事

地點:彌陀國小-皮影戲表演及戲偶DIY

台灣的皮影戲中心在高雄縣,高雄縣皮影戲重鎮在彌陀鄉,因此彌陀鄉(原名彌羅港)可稱之為「皮影戲的故鄉」。如今,全國碩果僅存的五大劇團,彌陀就佔有兩團:復興閣、永興樂。兩日分別表演,同時新一代的彌陀國小師生『虱想起紙影戲團』,更已嶄露頭角,分別得過全國紙影戲表演教師組及學生組特優,可謂薪火相傳,屆時不妨到彌陀國小印證一下。

3.討海人的守護神

地點:彌壽宮-廟宇藝術之美

本鄉的信仰中心彌壽宮,雖然算不上是古蹟,但建廟的沿革歷史已有238年左右,廟中的匾額、石牌、執事牌….等,都有值得探究的價值。尤其是大門右側的女門神,更是一大特色。近期(10/26)將舉行“五朝祈安清醮”大典,門樑、建築均重新粉刷、彩繪,這些圖案美術均出自於本鄉子弟所繪,如能親臨,祈福,定保健康、平安、快樂。

4.山中傳奇

地點:漯底山-原始生態探秘

神秘的漯底山,管制達半世紀以上,為了配合本次系列活動,將開放專車接送遊客探訪泥火山口及惡地形,景色之美,難以想像。泥火山口地形之形成,乃由南化泥岩經年累月溢出,堆積成丘,再經雨水沖刷風化,而成V型谷、天然橋、潛水涵洞….等,比月世界之景象更奇特,看一看便知道。山中更發現紅陶片、石鐲等出土古物,經學者專家考證為1400~2000年之『蔦松文化』,因此更具古蹟之價值。

5.編織彌羅港的美夢

地點:南安國小-斗笠彩繪DIY

斗笠是農民的象徵,戴在頭頂可遮陽,又可避雨,通風又涼爽,有健康的概念喔!本鄉的「頂厝瓜笠」全盛時期(1971~1986,每年產出60萬頂,因此號稱「斗笠的家鄉」。目前碩果僅存的製作師傅….孫清先生夫婦,可謂國寶級師傅,作斗笠超過半世紀,來一趟彌陀,欣賞老師傅製作過程或彩繪一頂斗笠帶回家,既實用又可當紀念,發揮一下您的才華吧!

 

 為了做好本次『文化列車』活動,本會可謂盡心盡力,在事前即規劃,導覽志工的培訓,將每個文化據點的特色,編寫成SOP(標準作業程序)同時帶領培訓志工,依實際地點演練解說,看到志工們認真專注的學習,為了能充分介紹本鄉在地文化之美,個個犧牲假日,真令人感佩,從志工們的表現就可看出「彌羅港人」的熱誠與善良。為了發展在地文化的新生命,希望這個文化列車的創意,能在台灣各地發揮功效,讓台灣在地文化的美,能永久傳承遠播。

DSCN0181.JPG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apa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